罗胖 发表于 2019-3-3 14:41:08

重拾情怀:民国美女影像记忆

当记忆空白或者模糊的时候,我们需要影像重新检索。“美”是一种情怀不仅在当下,也有过往的记忆,流逝的情怀或许更加弥足珍贵。这就是摄影之美的历史意涵。
——墨农《中国摄影美学批判》

   一次偶然的机会聆听到墨农老师关于《摄影美学修养》的讲座。至今记忆非常深刻的是当讲到人像摄影之美的时候,墨老师用张爱玲的一句话给人像摄影做了注脚:“生命有它的图案,我们唯有临摹”。墨老师说:人像摄影之美就是摄影师需要找到这个生命的图案,一切的光影,造型,镜头语言都需要为这个生命的图腾去强调和描摹。当下的所谓时尚摄影或者所谓的新人文摄影,我们能看到的是极致形式主义,然则唯独没有人的生命。
       民国是中国中西方美学最剧烈的一次碰撞,也是摄影美学的萌芽,在那个时候或许还没有摄影理论家更没有如此纷繁众多的器材,更没有“德味”“毒片”。一切的人像摄影追求的是对人的生命之美的描摹,民国10大校花的人像摄影,都来自于籍籍无名的“照相馆”,但如今看来,现代的人像摄影在美学认识上似乎更应该找回“缺失的美”。让我们在一起在欣赏的过程中捡拾起一份对生命之美的赞叹。或许还有一份缱绻悱恻“照相馆的故事”

http://toke.wxmmd.com/uploads/l/lzeler1500607387/0/6/e/4/59eabc24b4596.jpg
龚澎在重庆时,在周恩来的领导下,成为中共第一位新闻发言人。她在与各国通讯社的交往中,以流利的英语、缜密的思维、机智的反应、美丽的品貌,给外国记者们留下了深深的、几十年后仍然记忆犹新的良好印象。有的外国记者“因她的魅力而发狂”,有的外国人暗自表示对她的倾慕之情。毛主席对她也是称赞有加,说她是天生丽质。据说龚澎在周总理手边工作时,当时实行内部介绍婚姻,男同胞是排着队来的。https://www.1826.group/data/attachment/forum/202110/07/153457jlxxlczklpgneld3.jpghttp://toke.wxmmd.com/uploads/l/lzeler1500607387/c/5/4/0/59eabc7e99a57.jpg
作为文艺青年心中的“人间四月天”,林徽因的名字已是一段传奇。1904年6月10日出生的她,似乎天生具备诗人气质,但却选择攻读建筑学。1928年,她选择与梁思成结婚,而不是新诗诗人徐志摩。在建筑学的领域,林徽因成果斐然:她参与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倡导保护古建筑,以现代方法研究古代建筑学。但对大多人而言,记住更多的是林徽因的诗,是一个作为诗人身份的奇女子。1953年开始,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一直致力于抢救北京城的古建筑,并因冲突导致病情恶化,于1955年去世。https://www.1826.group/data/attachment/forum/202110/07/153629uidt38ig3kx9td59.jpg
http://toke.wxmmd.com/uploads/l/lzeler1500607387/3/8/d/a/59ec4682ae638.jpg世人知道陆小曼的名字,多半是缘于诗人徐志摩,这对于一个才女,是幸福亦是悲哀。陆小曼出生于1903年11月7日的上海,15岁进入北京圣心学堂,兼有上海女子的明丽活泼与北京女子的秀美端庄,校园里都称呼她为“女皇”。更让人惊叹的是陆小曼的绘画天赋,她1926年参加中国女子书画会,1941年更在上海开个人画展,新中国成立后两次举办全国画展。可惜的是,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一直没有将自己的才华发挥于世,在个人感情上,也只是与翁瑞午维持“十分尴尬的同居生活”。https://www.1826.group/data/attachment/forum/202110/07/153708nglcrk7kc5eagdzl.jpghttp://toke.wxmmd.com/uploads/l/lzeler1500607387/4/2/2/1/59ec46c34393c.jpg在北京大学风花雪月的历史里,马珏恐怕是最没有争议的一位“校花”。1910年马珏出生于日本东京,父亲马裕藻是鲁迅的好友。1913年任北京大学教授、研究所国学导师;1921年任北大国文系主任,对文学音韵学颇有研究。1933年,马珏与天津海关职员杨观保结婚,其时她还没有毕业。闻知此事,鲁迅给台静农的信中写道“……此刻才想到她已结婚,别人常去送书,似乎不太好”。一段若有似无的暧昧情事在此戛然而止,但却引来后人的无限遐想与感叹。https://www.1826.group/data/attachment/forum/202110/07/153735r8gp36gvi6j6wg03.jpg
http://toke.wxmmd.com/uploads/l/lzeler1500607387/8/7/5/1/59ec4729f30da.jpg
1932年,杨绛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学系研究生。这是重要的一年,在这里,她认识了钱钟书,拥有了一座快乐的“围城”。在个人创作方面,从1953年开始,杨绛陆续创作了《洗澡》、《称心如意》、《弄真成假》等小说、剧本,更有一部分量十足的译作《唐吉坷德》。2011年,进入百岁之年的杨绛,开始整理自己的作品,闭门谢客,做一个安静的老人。2017年与世长辞。https://www.1826.group/data/attachment/forum/202110/07/153804mbkuuphhexuv7hk7.jpg
http://toke.wxmmd.com/uploads/l/lzeler1500607387/5/1/0/1/59ec477bae638.jpg王映霞,中国浙江杭州人,当年“杭州第一美人”。在当时有“天下女子数苏杭,苏杭女子数映霞”一说,王映霞一生中的两次婚事都轰动全城。王映霞晚年回忆称:“如果没有前一个他(郁达夫),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如果没有后一个他(钟贤道),我的后半生也许仍漂泊不定。历史长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头的爱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https://www.1826.group/data/attachment/forum/202110/07/153825rmjnushshwvu3hms.jpg
http://toke.wxmmd.com/uploads/l/lzeler1500607387/1/3/5/3/59ec47c897802.jpg
在中国公学,当时18岁的张兆和拥有无数的追求者。单纯任性的她索性给这些追求者编了号码:“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作为老师的沈从文当时也身在“青蛙”之中。张兆和找校长胡适投诉,胡适答: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张兆和马上顶回去:我很顽固地不爱他。然而,沈从文一封又一封文笔优美的情书,最终还是打动了张兆和。1933年9月9日,二人宣布结婚。“青蛙”最终成了“青蛙王子”。张兆和对沈从文的创作影响很大,在《边城》等小说中,更是直接把她作为文学想象的原型。而她本人,也曾发表短篇小说集《湖畔》、《从文家书》等。https://www.1826.group/data/attachment/forum/202110/07/153858ovzwlewy4eulxljf.jpg
http://toke.wxmmd.com/uploads/l/lzeler1500607387/a/3/f/3/59ec47ef7ccc3.jpg1925年,严幼韵考入沪江大学。1927年,她转入复旦大学商科,成为首批入该校的女生。她自己也会开车,因为车牌号是“84”,一些男生就将英语“eightyfour”念成上海话的“爱的花”当做她的外号。1929年9月6日,严幼韵与杨光泩举行婚礼,婚礼照片成为上海滩众多青年男女向往的风尚。如今的严幼韵现居住在美国纽约,已是五世同堂。她仍然看书读报,打麻将,烤蛋糕,甚至还能有眼力织补羊毛衫。几十年来一直没变的是她仍然穿高跟鞋、用香水。其女儿杨雪兰说:“我们觉得她就是一个明星一样的人物。”https://www.1826.group/data/attachment/forum/202110/07/153924dn9osq5frav5sffz.jpg
http://toke.wxmmd.com/uploads/l/lzeler1500607387/5/0/a/9/59ec48274393c.jpg
1905年秋,汤国梨入上海务本女学求学,初次接触新思想新文化,眼界大开,思想更为激进,誓作女中之豪杰。从务本女学毕业后,她开始从事教育工作。起初,她应吴兴女校的聘请到吴兴女校任舍监,后任教师,不久提升为校长。1912年,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汤国梨同各界妇女100余人,发起成立“神州女界共和协济社”,提出“妇女参政要求”,得到孙中山的赞赏与支持。不久,该社创办神州女学,汤国梨在编辑部工作,并任女校教师。同时又创办《神州女报》,向民间宣传妇女必须学习知识,经济自立,参与政治,谋求与男子同等的地位。1980年7月27日,汤国梨97岁时,病逝于苏州。https://www.1826.group/data/attachment/forum/202110/07/153952jrq7h763bhhgh30z.jpg
http://toke.wxmmd.com/uploads/l/lzeler1500607387/b/f/a/7/59ec484a6d89f.jpg
民国校花保志宁https://www.1826.group/data/attachment/forum/202110/07/154024orgsg7t663rdyttr.jpg
墨言默语:越懂欣赏越欣赏。摄影从技术上升到艺术,其实需要的技法很少,艺术从来不看你的器材,艺术只追求审美的过程,并因这一审美过程带来的意识觉悟。


admin 发表于 2019-3-7 13:37:27

请就事论事,本版欢迎各种观点的碰撞,但争论不要带有歧视和攻击人身尊严的内容,尊重他人的言论自由,是一种修养!各位周知。不然,本版主将采取措施封禁账号发言一个月!谢谢合作。:@

羊城攻摄 发表于 2019-3-7 13:25:41

论战?嘻嘻,我喜欢@肥仔同学 & @罗胖 。俺来凑下热闹。第一:明显肥同学是属于学习成绩不好的人,属于只看标题不看内容的人,认真阅读文章内容很重要,如果不理解,请提高学习成绩。注意主谓宾定状补,这个很重要,真心学习成绩不好的人没法理论。第二,注意逻辑。说你像王二麻子不等于你是王二麻子。这是逻辑。第三,不懂的不要装懂,请问超现实绘画是不是艺术?如果是,那么纪实摄影为什么不可以是摄影艺术的一部分,第四:文章谈的是摄影艺术,你谈的是艺术摄影,我能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但这个词汇本身的歧义就很多,属于并不规范的概念定义,如果不懂如何规范定义概念,请读哲学基础。如按你的表述就会有艺术油画,艺术书法,艺术音乐,艺术诗歌,艺术×××等等,哪个老法师教你有艺术摄影这个概念的?误人子弟,该打。艺术摄影这个词来源于80年代初路边照相小店挂出来的招牌,目的是区分普通的生活摄影类型,以影棚人像拍摄为主要形式的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并不能作为理论上的严谨表述。第五:靠百度片段的去认识理论问题,基本属于被毁的一代。请问你能百度出关于量子计算机的系统理论表述及其论证的方程式吗?所以不要用百度来唬人,用百度本身就是关于专业方面无知的表现。我说的是专业。还是回归那句话学习成绩好不用百度,只用百度糊弄无知的人。

罗胖 发表于 2019-3-5 17:00:50

肥仔同学 发表于 2019-3-5 15:34
纪实摄影应该和艺术摄影分开来对待,拿纪实摄影来抨击艺术摄影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形式主义和现实主义本身 ...

首先,欢迎关注及回复文章。
关于如何区分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就要搞清楚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纪实?从文章里面的配图来看,并非纪实摄影。
艺术摄影或者是摄影艺术,你认为是一个完全一样的证词吗?本板块有关于马良作品的文章,建议细读。作为引子,我在多位大咖面前先献丑。看一个作品,到底是艺术中的摄影作品还是摄影作品中的艺术品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运用的艺术形式问题。当然这还只是技法,艺术更应该是具备批判性,这才是思想上的升华,艺术的魅力。
如果你认为的艺术摄影=美图秀秀这类,或者是影楼风,那么你也要正确去认识一下自己在艺术上的思考有多少?

alexandre 发表于 2019-3-5 12:14:52

美,果真是内在美更胜。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肥仔同学 发表于 2019-3-5 15:34:41

纪实摄影应该和艺术摄影分开来对待,拿纪实摄影来抨击艺术摄影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形式主义和现实主义本身的宗旨就不一样

罗胖 发表于 2019-3-5 17:10:55

肥仔同学 发表于 2019-3-5 15:34
纪实摄影应该和艺术摄影分开来对待,拿纪实摄影来抨击艺术摄影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形式主义和现实主义本身 ...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28/c3deb126eab94b3ebff359c2cdfac4ea.jpeg
在本版《诗歌与歌》授权文章里表达的观点及里面所谓获纪实摄影奖的作品你是如何看呢?是否很纪实?那么这些作品具备怎样的艺术摄影性?
如果非要从文章图你认为是艺术摄影,我理解不到你的论点,但显然,我从下图找到你的答案
https://gss0.bdstatic.com/-4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c0%3Dbaike150%2C5%2C5%2C150%2C50/sign=1d2edfc59a22720e6fc3eaa81aa26123/5243fbf2b2119313a4a7851767380cd790238db4.jpg

肥仔同学 发表于 2019-3-5 18:10:46

我就笑了,文中的难道是艺术摄影?艺术是什么,是自由表达内心想法并通过相机实现的连串反应,1000个人看有1000钟想法,才叫艺术摄影,一张人像图配一堆文字说历史,不是纪实摄影是什么?不要和我装什么清高,我就问你一句,vogue杂志片是属于纪实摄影还是艺术摄影

肥仔同学 发表于 2019-3-5 18:13:17

你说人像就要拍下生命痕迹,这恰恰就是你摄影思想落后的地方,为什么一定要留下痕迹,为什么就不能只是表达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我的思想,人像只是一个媒介,并不是终点

肥仔同学 发表于 2019-3-5 18:16:49

所以我说你这个是伪命题,你装着艺术的样子来聊历史,聊纪实,你说每个人怎么样,但是你从来没说过他的艺术高度在哪里,我想看到的是你对摄影未来的看法,对艺术摄影和纪实摄影之间的平衡,而不是拿着一些旧照和我谈历史

罗胖 发表于 2019-3-5 18:21:52

肥仔同学 发表于 2019-3-5 18:13
你说人像就要拍下生命痕迹,这恰恰就是你摄影思想落后的地方,为什么一定要留下痕迹,为什么就不能只是表达 ...

这就是你的局限性,你在混乱的思考中。如果你创作你的内容,可以有你的天马行空。但是感到对于拍摄对象的不尊重也不是一丢丢

罗胖 发表于 2019-3-5 18:28:00

肥仔同学 发表于 2019-3-5 18:10
我就笑了,文中的难道是艺术摄影?艺术是什么,是自由表达内心想法并通过相机实现的连串反应,1000个人看有 ...

你把VOGUE当成摄影艺术,那是你的悲哀。如果你把它当成纪实那是你的空白。我不知道你要表达如何定义这本杂志。1000人有一千种想法才叫艺术?这个对一艺术的认识与定义也过于简单,艺术就是要让1000人有1000种想法?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重拾情怀:民国美女影像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