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和一名退休的灯塔守塔人聊过天,老头子大半辈子就在一个远离人类文明的孤岛上,过着我们难以想象的离群索居的生活,死水一般的生活中除了寂寞还是寂寞,唯一的乐趣,就是欣赏海上难得一见的海雾(雾气沉在海平面附近的那种)。他说这种特别的雾气,一两年才能碰到一回,海面是滚滚的云雾,头顶却是湛蓝的青天,海上的船只就像在半空中飞行,那种美景让他终生难忘。老头子话不多,说到这里却会突然语速加快,红光满面,他说让他遗憾的是那个时代普通人没有相机,没有拍摄下来实在太可惜。 我们都是世俗凡人,血肉之躯,对于美,我们戒不掉。照片可以一定程度上承载这种美,虽然没有身临其境的力量,却也让美好的事物因为被定格而得到某种延续。 ‘中国’二字一加上就反映了问题中潜在的民族指向性,美国人旅游不爱拍照吗?欧洲人,日本人不爱吗?这并不是国人的问题,人类作为所谓的高级动物,有对美的感知力。旧时代里,像这位老灯塔工,景色再美好也只是过眼烟云,后来有了胶片的普及,数字技术的普及,人类有了回顾美的参照,这无疑是拓展和延续人类知觉的一大进步啊! 但与此同时我还是要说出我的担忧。 旅游拍照完全是无可厚非合情合理的事,只是在数字时代来临后,一切似乎显得有些本末倒置。摄影应该是我们感知的延续,而绝不能替代感知。旅游时我们时常可以见到某游客,站在某景点前,举着旅游手册中的宣传照在那比对,然后或满意或失望地点头摇头。究竟照片是真实还是你眼前的景物是真实? 旅游拍照的真正危险之处在于在数字技术的强力帮助下,获取影像简直轻松得让人尴尬,于是造成了影像的爆炸式增长。人们的注意力过于集中于摄影而非眼前的真实景物,拍摄着一次动辄千余张的照片,须知照片是感知的事后参照,照片永远在复制,而真正独特的是每个人面对事物的不同知觉,这才是属于你的东西。我们怎么能把自己的知觉完全交付于手里这个黑匣子呢?说白了,多少人在忙着摁快门的之前,能好好用自己的眼睛去沉浸于周围的事物中呢? 晚上电脑上再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