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建筑摄影作品,我马上就想到了当代摄影艺术里的德国派,尤其是从师于Bernd and Hilla Becher夫妇的“大画幅三杰”,Candida Höfer,Thomas Struth和Andreas Gursky。
首先先来说说他们的老师,著名的现代工业摄影先驱——“水塔夫妇”Bernd and Hilla Becher(贝歇夫妇)。 Bernd Becher出生于1931年德国的Siegen,从小亲眼目睹了锡格及鲁尔河畔的重工业发展。而他的妻子Hilla Wobeser出生于1934年,原是一位广告摄影师。他们都被工业时代的建筑造型所吸引,形容它们为“独特的造物”。在他们还年轻的时候,新兴的、充满未来感的、庞大的工业建筑就像是未知艺术家创作的巨大雕塑。于是,为了记录下这些“匿名艺术家的作品”,他们二人就背上了沉甸甸的摄影器材,坐着大众巴士上路了,沿途记录下一座座值得回忆的工业造物,如高炉,储气罐,石灰窖,水塔,输送塔,井架,冷却塔,矿山,煤井,谷物升降机…… 他们的摄影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图片收集,仿佛是要数完天上所有的星星。所以,他们夫妻二人还专门学习并执行了类型学的系列影像拍摄手法,他们的作品被称为TYPOLOGIES OF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PICTURES。在此之前,也是著名的德国摄影师August Sander(1876—1964)曾以其著名的纪实摄影“ Face of our Time” (German: Antlitz der Zeit;翻译成《20世纪的人类》?)开创了这种方法的先河。 真是被德国人的严谨性、收集癖,还有整理能力给折服了。 “以客观性取代戏剧性”是贝歇夫妇的艺术信条。他们的作品几十年如一日,全部黑白,取自同一视角,摄影技术精确完美。可以说,照片本身除了记录和展现被拍摄的物体之外,什么态度也没有,什么情感也没有,冷峻写实的风格贯穿始终。在他们的几千幅的作品中,找不到丝毫后期加工的痕迹,也没有出现任何通过光影作用或天气变幻而制造的戏剧效果。 直到Bernd Becher在2007年去世之前,这对摄影家夫妇还在坚持工作,继续他们的世界环游摄影计划。 古根汉美术馆的收藏:Collection Online
------------------
1976年,Bernd Becher开始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 )教书,也培养了一批如今红遍全球的摄影师,包括托马斯•斯特鲁特(Thomas Struth)、坎迪达•霍弗(Candida Höfer)、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阿克塞尔•许特(Axel Hütte)还有当今身价最高的摄影艺术家安德烈•戈尔斯基(Andreas Gursky)。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这一批德国当代艺术家就作为“贝歇学派”,秉承了他们的老师贝歇夫妇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坚持,淡化摄影的戏剧性,用镜头完成一次“专注的观看”,以被拍摄对象的客观性奉为艺术核心,拒斥偶然性的抓拍,讲究摄影行为的清醒冷峻,追求技术的完美,绝对正确的曝光、取景、距离、景深,几乎是用做手术一样的心态去拍摄一张照片。
德国人哦,你们都是处女座吗? 坎迪达•霍弗(Candida Höfer)出生于1944年。作为贝歇学派的女性代表,她用完美的技术和严格的主题概念在艺术界占有重要的份量。
Höfer的特色是,她坚持彩色摄影,而且把视野集中在公共建筑的内部。最开始,她照办公楼、银行、医院、等候室的内部。后来,她开始使用4X5的大画幅相机摄影,记录图书馆、博物馆、歌剧院、美术馆、皇宫等人类文明聚集地的内部。 她把她的摄影看作是研究“社会建筑的心理学”的尝试,她的作品总是使用直白、简洁的角度,从一个水平的视野审视和观察这些建筑内部的每一个细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她的这种摄影风格就为她赢得了极大的社会关注。 在我看来,她的对称和细节,简直就是Wes Anderson即视感,完美到变态。
------------------
第二位是Thomas Struth 他生于 1954年。早期的大画幅作品是以建筑摄影为主。也是手术刀风格,不带感情,画面里基本上没有人。纯粹是黑白点线面的研究。我个人觉得他的建筑摄影成就很一般,但他后来做的“博物馆系列”,“热带丛林系列”,“观众系列”还有冷冰冰的“家族肖像照系列”都比他的建筑摄影要好。现在也很有名,都是教科书级别。
不过既然他是“大画幅三杰”那还是来看看他的建筑摄影吧。
------------------
最后来看我爱的Andreas Gursky 他生于1955年。目前也是在他的母校,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教书。 他算是大画幅摄影的世界性的代表人物,把这个种类和媒介的意义推向了极致。大画幅,即 large format ,是胶片摄影的一种,也是超越了数码摄影可以采集到最全信息的摄影方法。大画幅的底片一张就有5X4 英寸,甚至是8x10 英寸,保存了超越数码pixles记录的信息量和准确性,大画幅底片在数码扫描后可以打印出巨幅的照片。一般我们看到的巨幅广告牌,因为尺寸很大,对于画质的要求和细节要求很高,大部分都是采用大画幅来拍摄。 而Andreas Gursky把这个摄影方式带来的图片意义推向了人文领域的思考。 因为,人的肉眼在看到一个画面时,会自动地去“对焦”,在观看的时候,只有我们在看的那个事物/人物是对焦的,是清楚的,而周围的一切,事物的背景都是模糊的,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生理现象。所以说,在肉眼的情况下,我们作为人类,是不可以在“一眼间”完整地捕捉到一个场景的全部细节。而大画幅就用它几乎无限的景深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只有上帝才能看到“全知全能”的视角。 Gursky就在考虑这个上帝的视角,用大画幅相机去捕捉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提供了一个个被细节填满,完整得让人抓狂的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大画幅摄影的呈现方式也一般有别于普通摄影,包括上面提到的两位,Gursky他们的照片作品的尺寸都大得惊人。几乎是在美术馆里,一张照片就跟一面墙一样大。大到观者可以站在画面前被磅礴的细节所吞没。一张照片如果要仔细看完得看上一两个小时。
考虑到大家透过电脑屏幕,甚至是手机屏幕一定不能清楚完整地看到Gursky的摄影,也就无法体会他的大画幅作品的意义,再附送一些实际照片的效果,大家脑补一下。 不过,这些大画幅艺术家的作品,最佳的观看方式一定是去美术馆,亲自体验咯。
希望你们觉得有用。 欢迎从知乎转发链接去微博/微信。 但如果要转载去《知乎日报》以外的其他媒体平台,麻烦私信联系我 =============================================== 欢迎关注艺术杂志:《布林客·BLINK》(微信号:blinkzine) and Follow 我的视频就去:哔哩哔哩 / 油管,了不起的苏小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