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摄会拍客部落

标题: 收入近10亿--争议不断的视觉中国生意经 [打印本页]

作者: 罗胖    时间: 2019-4-27 19:05
标题: 收入近10亿--争议不断的视觉中国生意经
前言:
视觉中国公布2018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9.88亿元,同比增长21.3%;实现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10.45%。一季度营业收入1.64亿元,同比增5.53%;净利润5755.72万元,同比增44.22%。视觉中国在年报中称,2018年,公司通过法律诉讼胜诉的判决金额占比小于主营业务收入的1%。截至2018年末,公司直接签约客户数量超过14000家,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内容授权的用户近33万。
1、华丽的年报,净利超过32%
4月26日,视觉(中国)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视觉中国”)发布了2018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视觉中国进一步聚焦主业,得益于核心业务“视觉内容与服务”的快速增长,其营收和净利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报告显示,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8亿元,同比增长21.3%;实现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10.45%。
[attach]2386[/attach]
2018年视觉中国主要财务数据(图片来源:2018年年报)
具体到各项业务来看,视觉中国的收入主要来自两个部分:
“视觉内容与服务、软件信息服务。”
报告指出,基于行业发展趋势及巨大市场空间,公司通过PGC视觉内容、灵活多样的产品与服务模式、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能服务技术、以及持续增强的获客能力,驱动其主营业务在报告期内快速增长。其中,核心业务“视觉内容与服务”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95%达7.82亿元,占上市公司总营收的79.15%;营业利润同比增加30%,达3.82亿元。“软件信息服务”营收则为1.49亿元,同比增长6.6%;营业利润3470.78万元,同比增加2.08%。
[attach]2387[/attach]
2018年视觉中国主营业务财务数据(图片来源:2018年年报)
2、套餐模式合作用户14000家,33万素材用户
视觉中国直接签约合作客户总数超过14000家,同比增长90%,通过互联网平台公司获得内容授权的用户数近33万,同比增长超过500%。值得一提的是,视觉中国还在报告中指出,公司会通过版权追踪系统,了解潜在客户对内容的需求,将未经授权的使用行为转化为合法合规的版权使用行为。不过,报告特别提到,2018年公司通过法律诉讼胜诉的判决金额占比小于主营业务收入的1%。
[attach]2389[/attach]
网上流传一份视觉中国放下另一个版权交易网站的套餐收费,最底的180元一张计算,33万用户如果只用一张,共计将近6000万的收入。所以为打击侵权而开发的“天鹰”软件,不仅仅是为了查侵权,功力更来自于“利润”。即使说胜诉的收入占比不到1%,但如果这个数字增长为5%呢?对应10亿元的生意,增长到5%,那么可以得到近5000万收入。
3、40万供稿人和33万素材用户
视觉中国在年报披露称拥有海量的资源,目前代理了来自于全球超过40万名签约供稿方以及240余家专业版权内容机构的内容,公司的互联网内容交易平台能在线提供并每日更新超过2亿张图片、1500万条视频素材和35万首音乐素材,但部分图片的版权问题仍然存在较大争议,其中包括奥运会、NBA、世界杯等热门题材。
争议一:     视觉中国版权图片来源,你也说不清的来源
[attach]2388[/attach]
视觉中国的内容素材有三个来源:自有版权内容、机构供应商内容和签约供稿人内容。
其中机构也相当于其它图库,比如与之股权合作的GETTY IMAGINE,还有收购的500px,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在于签约供稿人,这部分人大多是正职甚至是全职的设计师,摄影师等。当然在中国也有相当大比例的自由摄影人,普通玩家。
就年报提及的NBA以及世界杯等热门话题体育盛事,自然少不了精彩的瞬间,这往往也是各类企业和媒体们最想要的一种商业元素,那么想要商用,就得去视觉中国花钱购买,这是版权图片的一种保护和盈利方式,其实如果正常操作的话,并没有问题,但是,你永远不知道你从互联网下载的图片到底是不是有版权的。
视觉中国之所有饱受诟病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将不享有版权的摄影作品打上标签“据为己有”。以此次黑洞照片为例,欧洲天文台明确表示,视觉中国未与其接触并获得相应版权。但是视觉中国却擅自对此声明版权,“此图是编辑图片,如用于商业用途,请咨询客户代表。”俨然一副全权代表的大当家形象。其次是涉嫌“钓鱼式维权”“碰瓷式打官司”。据了解,视觉中国研发了图片追踪系统“鹰眼”,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利用该系统在全网搜索未经授权使用其“拥有版权”的图片。通过各种沟通,“要挟”企业签订年度合作合同或者索要巨额赔偿。天眼查数据显示,2009年至今,视觉中国及其关联公司共涉及法律诉讼超过1.2万余条,而其中绝大部分为起诉他人公司作品侵权。
争议二:版权交易手段--玩起老套路,先放任后圈杀?
版权交易一直以来在中国并没有引起过重视,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快速广泛,有时候很难知道真正的来源,以及是否侵权。在著作权方面,不仅仅是图片,音乐,视频等容易被侵权,盗版书籍、盗版软件、盗版游戏同样是重灾区。从物质资源匮乏的年代走来,许多人习惯于“拿来主义”,热衷于免费使用。微软深谙古老中国“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之道,其Windows操作系统刚进入中国之时,为了抢占市场,很长一段时间默许其盗版软件大量安装,将以金山为代表的国产软件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待到国产软件节节败退,微软在中国的布局也已经基本完成,随后其高调宣布所有盗版软件非法,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免费的未必就是最好的,有时候贪图小便宜,日后很有可能付出更高的代价。比如早前流利的方正字库的微软雅黑事件,引起设计人员巨大反响,因为无意中我们认为免费的东西原来在不同场合使用是有区别的。在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一定程度上,我们该感谢微软给上的这一课。
就国内庞大的网络媒体而言,如果,我们在互联网下载的每张图片,都有其清晰的版权说明以及使用价格,我想用户也就会有选择性进行使用。如果真是这样,恐怕视觉中国也就没有这么多视觉内容的营收了。那么在生意的套路上,视觉中国索取侵权赔偿的套路就没有了下脚的地方。下面是视觉中国在版权营销上的套路分析
套路一:合作分成,还算ok
自媒体创作者对图片的需求量非常大,一方面很多媒体平台需要内容,一方面创作者也需要优质的图片增强文章的美感。于是,索性像腾讯、阿里、微博等企业就与视觉中国这些版权图片公司进行深度合作,要么直接采购,要么通过技术检索的方式查询图片的版权,与自媒体创作者按照图片的使用比列来分成。举例个例子,假如我这篇文章有10张图片,其中2张不知道从那里下载来的视觉中国里的版权图片,那么这篇文章在自媒体平台取得的广告收入就会有20%的归属视觉中国。其实这种方式还算善良的,大家也都能接受。
套路二:钓鱼维权,苦的不仅仅是个人
2017年,视觉中国研发了一套技术系统,美其名曰“鹰眼”图片追踪技术。就是全网搜索,寻找那些没有购买版权却“偷偷”使用图片的企业或者个人。
视觉中国绝对不会提前跟你打招呼,也不会善意的来告知。而是在你不知不觉用的正嗨的时候,他们就偷偷的已经把你在使用的版权图片做了公证,等到差不多的时候,就开始“收割”。如果套路一叫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第二种就是使坏,按照我们民间的说法就是钓鱼执法。
视觉中国不仅仅在图片素材上,通过收购的方式已经在音乐、娱乐、文学、影视、游戏等方面都有建立起了版权库,通过人工智能全网检测那些可能有侵权行为的企业和个人,然后起诉索取赔偿或者合作签约。
视觉中国等你用了之后,再秋后算账,很多企业也是在不知不觉中莫名其妙的被索要赔偿,从这里也看到了中国国内对于版权认识的不足,以及保护版权的大气氛未成熟。
套路三:以摄影师为例,签约貌似高“逼格”实则收益争议不断,视觉中国有店大欺客之说。
[attach]2390[/attach]
对于很多摄影师来说,自己的作品享有版权,也会成为视觉中国这样图片中介公司的供应商,但是他们却也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劳动成果所得。你看,这位实名的摄影师与视觉中国的签约方式是按照25%的比列分成,然而他每张图片卖出去的价格也就几十元,分到自己手里的也没多少。可是,视觉中国在索取图片侵权费用的,最基本的都是几百元一张,跟自己的供应商结算的则是按照视觉中国与企业合作中的价格来计算的,一张图片基本也不超过100元。这就相当于低价收购,高价卖出,然后按照合作价分成。吃亏的是终端使用者以及上游的供应者,得利的却是中间商视觉中国。但愿经过这次事件之后,互联网上的各种视觉类内容都有清晰的来源以及版权说明,而不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之下,使用了版权图片被告侵权。
后记:摄影师拍摄的哪些照片不可出售?视觉中国的版权风波掀起之后,不少摄影师表示,视觉中国作为图片服务方帮助摄影群体维护了版权。与此同时,演员莫小棋在微博披露视觉中国向她索取个人照片使用版权费一事。莫小棋公司法律顾问王小艳律师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尚不确定视觉中国是否拥有图片版权,但售卖照片侵犯了莫小棋的肖像权。
对于摄影师来说:您知道摄影师拍摄的哪些照片不可出售?欢迎留言






欢迎光临 酒摄会拍客部落 (https://1826.group/)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