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摄影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本帖最后由 罗胖 于 2019-9-1 15:40 编辑一、拍客的疑惑——怎么看待摄影 与很多拍客交流时说到:感觉拍客争鸣中的很多文章相当有专业水准,作为普通人其实很难真正去理解或者关注这样的话题。普通影友图的就是乐子。那么1826拍客部落的摄影态度是什么?
其实这里并不过度去提倡探索摄影,并不过度提倡普通影友思考摄影的意义。一来,摄影对于每个人的生活中的位置不一,以摄影谋生和玩乐摄影的能一样的吗?基于这样的背景假设,以摄影为生计的工具,那么花功夫去探索(思考)是值得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必须的,除非打算明天就不干了。二来,如果放至于普通影友来说,玩乐摄影是主要的,这种唱K,广场舞并没区别,只是娱乐自己的方式不一样,广场舞也是有全国的比赛,不要将摄影看得如何的高大上。正因为如此,每个人生活背景不一,性格,爱好等千差万别,也就意味着同样以摄影爱好来说,每位爱好者都代表着一种可能,一种方向。
但不论是以摄影作为职业谋生,还是纯粹个人爱好,选择摄影主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摄影,可以作为人生事业发展的一段路程,可以作为人生轨迹和审美娱乐一种证据存在。
二、听听普通影友的心声周五的晚上,同时面对两位影友,分别与他们进行交流。下面是两位影友的交流记录:
小张:开学即是大二的学生,是一个就读“外语学院商务英语”的学生,在过去的一年他曾在校内学生会做过干事,负责新闻撰写。
他提到:
(1)我从记忆中就很喜欢摄影,但现在不知道如何入门,我是想作为一种爱好,比如我到了某个景区,感叹美景而实际手机并不能拍下我想要的效果,甚至连接近效果都不能。
其实这也代表很多对摄影感兴趣的朋友的心声,如果从未有接触过单反(无反),貌似这么“专业”的器材应该是很贵的,毕竟一台IPHONE都过万了。其实不然,对于器材方面我们曾发文:穷学生玩转摄影指南之如何入门(器材篇),从刚开始学习甚至是创作的角度来看,一整套系统下来的花费远没到IPHONE的费用。
关于拍摄效果,在同时代技术背景下,单纯从画质上来说,手机是远远达不到高品质要求。当然,手机也可以拍出一些很出色的作品,不过,手机的摄影技术构成也从相机发展而来。系统学习摄影,应对手机拍摄自然是小菜一碟。这在拍客部落相关文章及评论处都有不少精彩的观点。
(2)一些同学经常说到一个镜头几万,一个机身几万,给我的信息就是摄影很贵。另外看了他们的作品,系主任经常说他们发到新闻稿上的图片拍得烂。故而我也是困惑。贵的器材并不代表拍得就好。
比拼器材本身的价格,我看那是器材党的论战地方,大部分将摄影作为爱好,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没必要在器材上花心思与金钱,相信厂商的专业程度,市场上总有一款符合你预算要求的可用而且够用的器材。比拼器材还是比拼作品?如果比拼器材,那么赚钱上,如果比拼作品,我想可能并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拍客摄影系列课程也有很多国外留学假期回来“补习”的学员,都拥有或者使用过哈苏及飞思的数码,大几十万的器材,然而回归来作品本身还只是停留在记录这个层次,好器材不等于就能出好作品,这要看使用工具的人。
小张同学为什么会因为拍摄样内活动的新闻图片达不到主管老师的满意?而他们并非缺少器材。“人和物品的关系,是心智的外在体现”。然而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却有着与所处年代和心智完全不匹配的行为模式。对相机这类电子产品永远渴望最新、言必德味德头。这已经不是纯粹实现所谓的爱好,而是想通过“拥有更多”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更有甚者只是想要在所处社群中满足无底洞般的攀比虚荣心。
如果作为选择摄影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摄影器材只是摄影的工具,从最开始的时候选择合适自己的就够,随着审美与技术的提高,再选择适当的器材,无须受器材负担所压抑着,这样一步一步走,滋味并不少。如果你的财务足够,确实没有必要,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求不同,比如时尚行业工作者就不可能只几件经典款衣服来面对众人。在我看来,“合适够用”并不是“苦行僧”的生活,而是心智清晰,明白自己需要什么适合什么,不盲目跟风,也不为了表现合群而去购买与大家一样的东西。当我们摆脱物质枷锁之后,省下来的时间和金钱可以用来做些什么呢?答案是,用来投资未来的自己,成为“少而富足”的人,器材厂商再多相对而言是有限的,而生活的乐趣等待你去发掘的却是无限的。
第一次在影棚下做一回“模特”的小张,他说没想到摄影讲究起来还真多工作(因为他看着小谢在布光与测光)
在1826拍客影棚内进行拍摄准备的小谢,小张这摄影的新人一面迷惑的看着。
小谢:(在德国海德堡职业学校,就读机械相关专业)也是留德一年,开学是第二年。一直在玩胶卷,西欧多个国家都走遍。现在迷上暗房放大。
选择摄影,是他身在他乡异国的一种生活模式,可以是社交工具,可以是联系国内朋友的话题。一台66格式的哈苏,让身边德国的他,具备完整的德味条件。我开玩笑的说,你的基础条件很高了,我以前玩66是一台国产的东方双反。但正如前文所说,小谢属于另一种摄影生活方式,他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耗费巨大时间的传统黑白摄影上,如果不是有所求,那绝不会花如此多的精力。近几年,似乎是有一股感光胶卷摄影上升的趋势,但我认为这还是小众的范围,虽然笔者本人也喜好这“手艺”,但并不是我下这结论的论据。胶卷渐渐远离大工业生产规模,近几年也是质量问题突出,几乎所有现存品牌无一例外。而且使用起来也极不方便,如此麻烦多多,那又怎样?有句话,喜欢就好。小谢就属于这类文青的代表。
给笔者看了很多放大的照片,然而单纯从照片质量来看远没有达到黑白作品的基本要求。细问原因,一来课余时间并不是全部扎在暗房,相对练习时间很少。二来,自己一个人的自娱自乐,靠自己去摸爬滚打确实存在极大的困难。
从他操作相机及实拍的布置角度来看,小谢同学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力。当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当前对于摄影的认识问题以及解决目前问题的思考有多少。第一,说明他自己制作的照片存在的问题,他是有认识的,但并未表示出问题他解决了,比如画面太灰显得没有细节及压抑沉闷(并不是说所有的黑白都要明快),他说是定影的问题,但这是答案吗?前期到后期涉及的注意事项很多,对于现在玩起”复古"的年轻人来说,胶卷的黄金时代过去了,恰恰流行起摄影的时代与互联网同步发展,网上的所谓教程及大师有几个能系统分析问题?
既然选择了这个“麻烦”那么就不要妥协,应该静下来,慢慢从前期到后期都注意细节,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我给他的建议是:既然放大是目前最大的问题,那么接下来,以放大一张满意的照片为目标,一个月不行就两个月,把暗房的手艺练好了。
三、摄影,生活方式的一种 生活方式是一个成年人最稳定和持久的,是人们的价值体系和个性特征,但这也是较难测量的。主要的分析依据是一个人的活动、兴趣和意见,这些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体系。摄影也混合在其它的生活方式之中,比如旅行爱好者,户外活动爱好者,文艺爱好者,很难纯粹有只喜欢一样爱好的人,但摄影有其它爱好不具备的天然优势就是摄影都可以与上述爱好以及更多的其它爱好有机融合起来。这也符合“喜欢摄影的理由有多少种,摄影表现的行为就有多少种,照片呈现出的效果也有多少种”。要表达个人意见,要形成终身的爱好,要一种健康的社交工具摄影不是唯一的选择,但是摄影是可以与其它的选择在一起。我想这也是大众摄影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摄影作为爱好来说,摄影的生活方式可以这样开始:学会正确使用相机,培养一定的审美情调,偶尔能出几张好作品。有空多参与同好者的沙龙,以照片展示的方式向朋友们说说“见闻”和“故事”,更可以一边喝着红酒,一边吃着佳肴。这生活不是充满情调么?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整理自己的相册,会在回想自己走过的路,见证过的风雨,欣赏过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826广州本地采风群
黄昏的记录
初学者也很想在棚内多拍,这小谢同学棚拍经验分享下
摄影有大众摄影和专业摄影之分。相声大神于谦有本书《玩儿》,还有个电影《玩主》。其实讲的是一个道理。大众摄影也是这样你可以讲究的玩也可以随意的玩。至于玩到什么层次,自己看着办就好了。大部分的人不过是玩个新鲜劲,不必太过苛求。至于想通过摄影来进行自我修养,那就要有追求有讲究的玩。这个嫌麻烦,那个嫌花钱多,那还玩个啥意思。需要花钱花时间的修养,大部分的人还是当狗屁的。满足一下买了新玩具可炫耀的虚荣心就差不多了。还是武志红那句话,巨婴国度,先满足口欲!
墨言莫语:不讲究的玩摄影跟事后烟一样,都是无聊后的性行为
墨言莫语:中国摄影××会就是成人幼儿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