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 发表于 2018-9-22 20:23:37

摄影七日谈--- 墨农

本帖最后由 罗胖 于 2019-3-21 15:36 编辑

关于摄影总是有那么多话要说,1826摄影文化群有着一大批对摄影有着梦想和执着追求的同好。无论是从群的互动闲谈中还是作品的呈现中都显露出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潮。也反映了当下摄影爱好者或者摄影从业者一些对摄影的态度,小编只是个摄影界的民工,只能触摸或者感觉到一些似乎潜藏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没有能力去系统解析这些问题,带着这样的困惑,小编在不同的时间段,陆陆续续与墨农老师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并整理出来,一家之言,仅为抛砖引玉。兼具导演和学者的墨农老师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摄影学部主委。或许从我们的对话中能给予一定的启示意义。


摄影民工:最近1826文化群,讨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您看一下以下的对话,我不清楚如何解释这样的问题,同时您是怎么看的? 阿龙:不知道玩摄影还有什么意义……看着那一大堆东西,茫然石仔:如果有这种情绪,那是被摄影玩~阿龙:不辩论这些观点,有感而发而已石仔:都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阿龙:因为以前有技术要求,有资金限制,玩的人少,这娱乐爱好就有那么一点高大上,现在是那么的平民化简单化同质化……对于一个有品味的人来说,那是不愿意接受的。


墨农:这个对话与其说是讨论不如说是一种认知障碍期的情绪宣泄,其实是大多数摄影爱好者在一段时间内容易集中爆发的问题。这不仅是摄影这一门艺术的问题,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或者类型爱好者共同的认知问题。从哲学上来说是本源性认识论的问题。具体到艺术就是艺术认识论的问题,这样的思潮或者说是情绪吧,其根源是对于艺术功能性、审美性及其发展性处于一个认识阶段的瓶颈。没有辩证的去看待一种艺术形式存在轴向以及存在的价值取向。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从生活实践中而来,就如人类在没有纸和笔的历史阶段里,用刀砍斧凿的方式或者结绳的方式来记录基本信息,于是发展出了雕刻,绘画和编织,这是一种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社会应用功能,后来有了纸和笔以及文字,这种用雕刻、绘画和编织来记录基本人类活动信息的主要功能就转移到使用纸和笔以及文字来进行记录。但任何一种社会应用是不能完全覆盖或者满足人类基本生产生活的发展的需要的。尤其是情感等精神性活动的需要。于是雕刻、绘画、音乐、舞蹈等等艺术形式的基本社会应用功能成为“文字”这一人类主要信息保存形式的有益补充。比如小说与剧本,剧本与电影,中间的信息量以及发展空间就会因人因时而有不同的解读。这里会有因“文字”和“图像”的表达与理解存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准确还原的差异性。对于社会生产生活信息的记载这是艺术的功能性的展现之一,如果仅仅是这样一类的信息记载和还原,我们说这不是艺术,这仅仅是工具,一种记录的工具,和如今的电脑打字一样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其目的性明确而简单。就如80%以上的摄影影像其目的性简单而明确就是记录客观场景功能,因此也谈不上什么摄影艺术,充其量算是个摄影技术。在过去,摄影是个技术活,想要利用镜头、胶片等正确记录客观场景都不是一个十分简单的事情,接近或者拥有摄影技术成为高大尚的代名词,在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骑凤凰单车带部海鸥120如果能约上个女青年去拍照,就已经相当于约会谈恋爱了,不亚于现如今开宝马送LV包包。科技的发展,让摄影的记录功能越来越简单化智能化,这样一来众多以摄影“技术”为爱好的爱好者和从业者就显得有那么一点的失落,因为摄影这一记录工具因程式化而被普及,不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想这一部分有失落感的爱好者是把摄影当工具而不是把摄影当艺术的认知阶段。这就好比我们可以用笔写字,也可以用电脑打字,电脑打字的简单快捷代替了笔这样的书写记录工具性能,但电脑打字无法成就一个书法家。书法家必须用笔写,笔或者类似于笔的工具是书法艺术存在的必需性要件。我们不能说电脑都普及了,书法就没有了其艺术性存在的价值了,电脑不是书法艺术存在的必需性条件。这个在哲学上就有唯工具论或者唯技术论的嫌疑。工具的好坏不能决定艺术成就的大小,你不能说王羲之用的笔不好就是个没品位的书法家,你也不能说一个土豪用了一支胡狼山笔涂鸦了几个字就是有品位的书法家,这个逻辑是十分幼稚和可笑的。品位是一种修养,以最后的作品呈现来展示这样的一种修养和作者的志趣。我们耳熟能详的大才子唐伯虎晚年穷困潦倒,以画春宫图而博取土豪们的快感挣取生活费,如此这般似乎唐大官人就没了品位,我以为也是十分片面的,在一个这样特定的人生历史阶段我想唐伯虎先生也有“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无奈和悲凉吧。但谁也不能否认唐伯虎《仕女图》在中国人物绘画史上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定位。我的意思是,摄影技术的发展如果就其客观记录的工具属性而言无论你是手机拍照还是一亿像素数码后背或者胶片复古,其本质没有品位高低之分,只有技术参数的高低之分,也就是说对于信息的存储差异性和准确还原性的高低。由此而言摄影玩家和摄影从业者又有什么太多的品位之分呢?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中有句话“观山不语心自悟”,我想这个山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你心在山外还是沉于山中?佛家有云: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摄影是技术还是艺术,不能对立起来去讨论,此种三味,各有造化!    所谓东方的哲学总是在解决少数与大多数的平衡,有物质的平衡也有精神的平衡。中国人文化习性总惯于做少数人的少数,做个大多数的少数似乎就显得委屈。尤其以摄影而言习惯做大多数的少数或许才是真自在。


sosansan 发表于 2018-9-25 20:07:20

墨农兄,果然墨水多,敬仰!

罗胖 发表于 2018-9-25 20:09:40

坐等墨教授回复,我在线等

HASSY 发表于 2018-9-26 19:36:14

骑凤凰单车带部海鸥120如果能约上个女青年去拍照,就已经相当于约会谈恋爱了。真朴素的感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摄影七日谈--- 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