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教美国人如何看摄影作品
本帖最后由 罗胖 于 2019-6-5 02:29 编辑美国摄影家约翰·萨考斯基被称为美国摄影界的“监护人”,这是因为一方面他担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部主任30多年,对美国摄影的影响非常大,二是他在任期间,挖掘了大量的摄影家,甚至包括黛安·阿勃丝、李·弗里德兰德等摄影大师。如果只发现一两个人才,那可能是运气,如果能发现一批摄影家的话,那不得不说萨考斯基对于摄影的理解是非常深刻而独到的。今天起,我们来通过他对摄影作品的解析来分享他的独到见解。沙考斯基在他至今仍具争议性的书《摄影师的眼睛》(1964)中,除了收集杰出摄影师的作品,也包括快照。他并且非常高明地主张,摄影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因为摄影的演进一直“比较像成长过程而不像旅行”。“摄影的进程既非直线也不连续,而是离心式的。”他表示。“摄影、以及我们对摄影的认识,是从中心向外扩展;经由灌输的方式,进入我们的意识。摄影就像是有机体,诞生时就是一个整体。我们逐步发现摄影,这个历程就是摄影的历史。”沙考斯基死于2007年7月7日,享年81岁,在此之前他已经重拾初爱——拿起相机摄影。一位讣闻作家描述他是“教美国欣赏照片的人”。这种说法至今似乎仍不嫌夸张。
《看照片——100幅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品赏析》
这些内容来自于萨考斯基著作《看照片——100幅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品赏析》,他在前言中写道,本书的首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简单的娱乐谈资。除此之外,希望能够透露出一点本博物馆藏品的特点和收藏目的,还有摄影研究涉及到更加广泛的现代艺术和现代艺术鉴赏力方方面面的问题。作品编号:001
艾略特·厄维特 ELLIOTTERWITT
威尼斯1965年 萨氏解读:相信自己感官经验的人可分为三类(尽管不专业):圣人、傻瓜和幽默的人。普罗大众有幸没有被归入这三类物种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对于朴素的经验他们明白的多,相信的少。例如,艾略特·厄维特(Elliott Erwitt)拍摄的这张博物馆一隅的照片。无数的参观者来到这里,他们与摄影师看到的东西毫无二致,或者,如果不是展览图录“误导”他们正在看的是张三李四大师还有两位不知名的大师的早期、中期有趣的作品,他们也本该看到和厄维特看到的一样。面对眼见的事实和读到的事实这对矛盾,人们大都忽视眼见的事实。
照相机是目前精确记录视觉现实的唯一装置。所有相机的一个共同缺陷是它们记录的是错误的现实:照片上不是真实的现实而是看上去的现实。这个摄影媒介的“阿喀琉斯之踵”很早就被理论家认识到并被赋予“肤浅的照相准确”(superficial photographic accuracy)或“浅表自然主义”(surface naturalism)的称号。
上面众口一致的批评方式理论上符合艾略特·厄维特这幅作品的描述,揭示了这样一个普遍的哲学真理:这张照片说明博物馆的真正功能不是展示作品,而是收纳作品。
那些喜欢这张照片不喜欢这种解读的人,无所谓对这张照片的定义,不论你说它是一个幻象,一张毫无价值的画面,或者仅仅是个玩笑。但是他们心知肚明,认同自己是文章开头那三种人之一。
作品编号:002
罗伊·迪卡罗瓦Roy DeCarava纽约1959年
萨氏解读:也许安德烈·科特兹第一个做出示范,证明街拍能够挖掘出无穷无尽的内容。从那一代摄影师开始,街道俨然成为真实的舞台:闹剧、悲剧、各种幕间的插科打诨摩肩接踵,为自己挣得一份表演空间。所有这些信手拈来,无需门票。就是摄影师亲自上阵写剧本做导演,也未必会如此生动。
这四十多年间(本书初版于1973年,译注),街边舞台已经发生变化。如果我们相信照片上的事实,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变化好像同样发生在剧场的舞台上。情节越来越贫乏,表演越来越任性(有时根本看不出是在表演),演员越来越没性格。不仅如此,这两个舞台都越来越注重古怪莫名的细枝末节。观众以为生活早就各就各位,却被眼前的支离破碎弄得一脸困惑。
罗伊·迪卡罗瓦的照片就是明证。观者本能的反应是报以既恐惧又不安的大笑:这个家伙紧紧扣住公文包边缘,古怪又神秘。他在干什么?大概他是一颗着装现代的国际象棋人偶棋子?是颗象棋?可能。包里面装的是拉丁文的法律文件吧。下一步棋它的主人会让它移向哪个方块?
后记:摄影,自拍照手机流行,拍照显然成为大众偏向娱乐的方式后,好的作品如何诞生?我又应该如何去欣赏,我是对世界充满好奇,摄影正是我记录我眼前一切的合适工具。在1826拍客部落的摄影研修班上,老师第一节课程讲摄影的分类,讲摄影如何欣赏。让我心中的不解一一消散。因为,摄影是我们眼睛的延伸,告诉别人我“心里”看到的是什么,把自我表达出去。可以是一种情绪,可以是一种纯粹的美丽
●原载“凡是摄影” 墨老师曰:摄影的技术是辅助人对美的认知,是完善对思想和情绪的表达。任何一个能称为摄影家的人,都能在不充分条件下,创造性的去表达。 摄影的意义,其实我也是在关注的话题 看懂照片必须是以阅读的方式吧,不能读懂的话,可能要多读几遍才行。反过来,拍出满意的影像作品,也是要尝试很多次,才能达到自己想要表达的吧。 sosansan 发表于 2018-9-25 20:24
看懂照片必须是以阅读的方式吧,不能读懂的话,可能要多读几遍才行。反过来,拍出满意的影像作品,也是要尝 ...
尝试之前,是有心中所想
页:
[1]